Quantcast
Channel: 觀點 - 溝通平台
Browsing all 1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余記者,加油!

《當今大馬》指責《星洲日報》記者余秘葉抄襲其有關“林吉祥或攻振林山"的新聞,《星洲日報》已作出有力駁斥。筆者不打算評論這事。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我們也幫助印裔孩子

《星洲日報》副刊連日刊登由星洲日報基金會主辦的“情在人間助養學生計劃"申請表格,引起讀者注意,多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致電詢問申請方法。 read more

View Article

要懂得思考

民主的鬥爭是必須經過陣痛,也會有一段似是而非的灰色過渡時期。這段期間,勢必會有人打著民主的牌虛張聲勢;也有人會堅定立場,踏實的去落實真正民主的夢想。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女性是高風險群

3月14日早上,帶著灰色的心情上班,原因與報章的兩則新聞有關! read more

View Article

“短訊"?

手機有很多功能,其中之一是收發文字信息,即SMS,本地報章把它稱為“短訊"或“簡訊",是有問題的。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因為對母語的熱愛

SPM成績發榜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read more

View Article

華裔生沒自我邊緣化

陳樹楷在〈華人的教育自我邊緣化〉(3月21日《言路》版)中,形容華裔家長寧願讓孩子選擇私立大專或到海外深造,放棄國立教育體系,如同華裔放棄了自己的權利,把自己變成了“故鄉的異鄉人"。筆者不能認同陳君的觀點。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對大馬藝術界現象的補充

2013年1月18日,我在《言路》版發表的〈大馬藝術史:神話與真相〉,因疏忽造成書名出現差錯。各位尊敬的讀者,很對不起。 read more

View Article


看到“情在人間"

星洲日報基金會幾個月前首次在怡保舉行“情在人間助養兒童計劃歡樂聚餐會",我陪內子帶領學生出席。我感覺,這次聯歡會經帶給霹靂州內受助養的孩子、家人以及助養者,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read more

View Article


以陽光心態面對疾病

余寶雲的〈聆聽是最好的治療〉,在我心底引起共鳴。每天面對一個臥病在床的母親,除了照顧她、陪伴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聆聽,讓母親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即使重覆多次的話,我還是耐心地聆聽。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學子的天空,學子的海洋

“學子的天空,學子的海洋",出自《學海》週刊,相信其讀者和學生記者們都耳熟能詳。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投稿者應有的心態

筆者發現《溝通平台》的編者都儘量讓此園地百鳥爭鳴,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無可避免的,此園地會出現各種態度的投稿者。可慶的是,大多數的投稿者都很有君子風度,言論中肯;但是有一小部份則很武斷,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一些資深者也不例外。筆者在此提出本身的觀察,希望有關的投稿者能以“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正面態度來看待。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星洲日報基金會造福弱勢者

“星洲日報基金會"的誕生,是星洲日報同仁重大的貢獻,它是以肯定人性、尊重生命、關懷社會為出發點,把新聞大業延伸至啟發人心,扶弱愛人,感同身受,以及認識眾生是同體的無我精神。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廢棄物再生,兩相得益

舊書當作廢紙,論斤回收;廢電池扔在地表,不但污染土地,也可能污染水源和食物鏈。兩種廢棄物結合在一起,結局是甚麼?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創意產業廢物再生

舉世聞名的台灣書店業集團“誠品生活",為扶植台灣文創品牌、推廣台灣文創理念而推出夢想市集,展出62位新銳設計者的產品。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回應〈找回思考能力〉

筆者再三閱讀了鄭丁賢發表於3月27日的〈找回思考能力〉,感慨萬千。近年來大馬華社的確有不少人失去了思考能力;一般的人只會人雲亦雲,甚至不分青紅皂白。有一小撮的無良評論者推波助瀾,睜開眼睛說瞎話,令缺乏獨立思考的歪風越來越嚴重,這現象皆出現在各類媒體。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向派報人致敬!

小時候認識的派報人,是一位派報數十年的大近視叔叔,他每天風雨不改,就算農曆新年也要將報紙送到訂戶家,豐富讀者精神糧食的知識使者。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淺談網媒與報媒資訊的真偽

今日科技發達,網絡傳遞訊息十分快捷。然而,這些即時訊息如不是由專業傳媒所傳發,網民應判斷其消息的“真偽"了。由於這類“訊息"的傳播和分析可能是憑空的。尤其是網絡充斥不屑指責、謾罵和批評等的言論,多為“莫須有"的指桑罵槐。因為這些訊息,乃是人雲亦雲盲從發佈的。匿名者傳發的訊息,大多數並非是在現場實地採訪的,是“真"是“假",網民們應自行取捨。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危機意識教育

3月23日《活力副刊》刊載“別弄丟了孩子",對此我有些意見想供讀者參考。 read more

View Article

發表意見的季節

國會解散後,一直到投票日,甚至是執政黨上台後,應該都是人人爭著發表意見的季節。 read more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