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觀點 - 溝通平台
Browsing all 1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知半解還自我矮化

“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這是007系列電影主角的自我介紹,更是西方人在正式場合交際的典型開場白;他們通常都會報上全名,強調姓氏,或至少自己的姓氏;別人則會稱呼他們的姓氏再加上各種稱謂,絕對不會叫他們的名字(first name、given name、Christianname),因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找回流失的讀者群

青少年看影像長大,不喜歡看書報,如何吸引他們到圖書館看書?台灣嘉義縣新港文教基金會發現看書人潮漸漸流失,於是重新整修圖書室,放眼建立“阿公阿嬤伴孫的閱讀館",希望吸引流失的閱讀群。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正義檢察官和政治小頭目的對決

我突然覺得廖宏強很像電視劇裡會出現的那種,正義檢察官。 read more

View Article

不用洋名就是故步自封?

閱讀了〈不應故步自封〉後,啼笑皆非。作者“現代人"認為反對取洋名者,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的定論未免太過武斷了吧!事實上,許多取洋名的華族青年純粹是為了取洋名而取之,趕時髦。難道這種毫無主見的做法,就是現代大馬華人應有的作風?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再談粗話

鍾強生的〈粗口習慣不是文化〉,提到丘光耀,我相信很多為人父母者都不會苟同他在面子書上或在講座上時常提起的字眼,例如“PKHKC"、“PLP"這些粗俗的字眼,為甚麼他能說得如此理直氣壯,毫無羞恥感?難道這就是他的文化嗎?我無法理解他是以怎樣的心態來看待這事的。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取洋名並不忘本

最近有爭議關於華人使用洋名,一些作者無必要這麼抗拒此舉。這般的抗拒,無非聲稱為了維護華人尊嚴。不過我認為華人取洋名,並不等於這些人忘本,自我矮化。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洋名不是西方產物

我個人對姓氏學沒有甚麼研究,但近來看到一些人為了別人有個“洋名"就高談闊論,還罵人忘本,攻擊別人的品格,覺得這些人真的是看不開。“洋名",其實是多出於聖經舊約裡的人名,那也是幾千年的中亞歷史,不是出於西方。 read more

View Article

聖經中記載的起名源頭

聖經中記載:“耶和華神用地上(`地’希伯來文adamah)的塵土塑造人(`人’希伯來文為Adam,後音譯為亞當),將生命之氣吹在他鼻孔裡,人就成了活的魂。"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洋人面前出盡洋相

筆者在溝通平台發表的〈一知半解還自我矮化〉並不是反對華人取洋名,更沒有歧視基督徒取教名或聖名,不料竟引起一些神職人員和基督徒的不滿,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下。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反對取洋名並非老頑固

最近討論“取洋名"的課題,有趨於非理性的傾向。贊同取洋名者挑戰反對者棄用ABC拼音的姓名來維護華人的尊嚴。有的甚至說,既然你們反對洋名,就穿唐裝好了。“崇洋"不是問題,“媚外"才是關鍵。“媚外"就是“自我矮化"。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拍與不拍

農曆新年期間,趁著假期到仁嘉隆東禪寺出席“平安燈會暨花藝展"。暮色漸濃,眼看戶外人潮越來越多,便隨著人群魚貫進入佛光緣美術館內參觀麥秸畫創作特展。經過處理的麥秸宛如一根根閃亮的金絲,製作出的畫作無論在色澤、藝術手法或質感方面無不令人讚嘆,呈現出的人物景象更是惟妙惟肖。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取名是父母師長的專利

許淑輝君的〈聖經中記載的起名源頭〉裡頭有兩句話蠻有玄機。第一句是“尊重人有自由意志,對方起了甚麼名……就接受對方的選擇。"名字是依父母師長的期許與祝福而取的,而不是依“被取名者"的個人自由意志。不管是東方人或西方人,孩子出世,皆是由父母長輩取名;天主教徒洗禮時,由神父取個聖名;佛教徒皈依時,由師父取個法名。雖然也有文人雅士要為自己立下模範或期許,自取別號,對於取名,他們皆慎重其事,絕非自己覺得爽或貪...

View Article

同事們,你們真勇敢!

時不時會從報章上讀到某某國家發生“戰爭"或“暴亂"這類的新聞,都覺得那是很遙遠的事。現在竟然在沙巴州發生了!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椰殼洞路段,驚險!

3月1日在星洲日報八打靈再也總社出席採訪主任會議後,與北馬同事陳紹安和馮嘉麒共車回怡保途中,雨中在務邊附近南北大道293.6公里發生車禍,轎車撞毀,幸好全車吉人天相,只是我受了點傷。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多報導社會美好一面

一天看幾份報紙是我的習慣,有時間也會上網閱讀中港台的新聞要點,但這些年來覺得報章或網絡媒體所報導的政治課題都以互嗆互批為主,看不到我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及政治人物的誠信。 read more

View Article


語言重在溝通

拜讀了周慶祥君的〈本土華語的普通話化〉,本人有所異議。我們必須接受事實,即華文源自中國;不是無奈,而是600多萬華裔人口與13億人口接軌達致共同訊息交流順暢,何樂而不為? read more

View Article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筆者回國過年至今已兩個月了,發現關於華人應不應該取洋名的課題,在〈溝通平台〉上紛紛擾擾甚久還沒有落幕。日前拜讀了楊運超的〈洋人面前出洋相〉和〈一知半解還自我矮化〉後,我有話想說了。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勿對芝麻小事耿耿於懷

我不時按按手機的鍵,看到有短訊或者未接來電,通常都會作出回應。也在許多時候駕車去約會,或者車跟車時,不懂路或者迷失了,用手機聯絡通常都順利到達目的地。這就是通訊科技發達帶給人的方便。經過沒手機時代的人才會想到以前好多事情都不能快速辦好。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問題出在哪里?

生活在多元民族、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度里,華人在職場或與其他民族交往時,用上洋名,方便別人記得自己的名字,那是無可厚非的。 read more

View Article

再談起名

藉此回應凡日君,除上回提及的起名方式外,其實還有另一種起名方式:亞當和女人經歷了蛇的敗壞,神來對付了蛇和人。當時,亞當聽了神應許的喜訊,相信了他和他的女人不至於死,還會活著,就給他的妻子起名叫夏娃(希伯來文,意即“活的"),因為她要生產兒女,是眾生之母。 read more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